人民网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乔业琼)据国家医保局官网消息,今年以来,各级医保部门主动加快即时结算改革,取得了惊人成效。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即时结算改革的范围、机制建设、基础管理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为进一步推进实时结算改革,国家医保局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医保资金实时结算改革规模和质量提升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区各连接必须在2025年底前完成即时结算。对尚未开展即时结算的地区,省保险部门要重点指导。及时结算,加强组织协调,加大推进力度,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到2026年底,实时结算资金占地方医保基金月结算资金的80%以上。结算资金涵盖职工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和城乡医疗保险基金。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将大病保险基金、医疗救助基金等纳入立即结算范围。结算资金用于支付普通门诊、门诊手术及门诊疾病服务、住院、分娩、药店购药等医疗费用。可以逐步探索将其他领域的医疗费用纳入即时结算范围。 到2026年底,定点医疗机构立即就诊的比例解决率将达到80%以上。推动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全部缴费,鼓励一级及未指定定点医疗机构纳入即时结算范围。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将逐步纳入即时结算机构范围。 《通知》提出,规范资金分配机制。指导省医保部门协调本地区定点医疗机构原则上次月10日前申报医疗费用。各地要进一步规范实时结算流程,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实时结算效率,缩短结算周期,定点医疗机构结算资金拨付期限自申请截止日次日起不超过20个工作日,力争年底前拨付。他下个月。强制实行特殊个案申请审核周期,进一步提高医保基金结算拨付效率。各地可根据本年度保险基金预算、历年保险基金支出情况等合理确定实时结算拨付比例。 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结算数据异常实时监控,《通知》指出,出现可能影响医保资金运行安全的情况时,可以进行约谈、提醒,必要时可以暂停支付,确保医保资金安全。定点医疗机构暂停或者终止医疗保障服务协议等影响资金安全的,必须及时暂停或者终止立即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