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黄淮地区秋粮已进入成熟收获期,但近期持续降雨影响秋粮产量发展,不利于开展秋、冬种植。为有效应对天气不利影响,各地部门将“抓紧”,确保秋粮全部收获、粮食归仓。
目前,河南正处于“三秋”临产关键期,降雨异常偏多成为影响耕作的主要因素。 “秋粮最怕的就是持续阴雨天,好在合作社帮了大忙。”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粮食生产大户沈玉杰看到自己的大米进入合作社烘干设备后感触颇深。
“人们不断关门,90 台烘干机满负荷运转。”在罗山县的一个大米烘干中心,男子负责人包乃勇正忙着指挥秋粮的晾晒工作。 “前两天新订购的烘干机已经在运输途中,平均日烘干能力可以立即提升。”包说。
针对当前天气情况,当地气象部门明确重点窗口:豫东、豫南、豫中部分地区近期可抢收,14日后,豫北大部地区降雨减少,适宜抢收。 “要集中力量、物力,争取这两个时期的丰收。”信阳市气象部门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监测天气情况,滚动预报日照、降雨,加强与农业部门的联系,全力保障“三时”正常生产。
统计显示,10月6日17时,我省河南秋季农作物播种面积7263万公顷,占总面积的62%,其中阳光开发面积426万公顷。
受持续降雨影响,河南并不是唯一加快收割工作的地区。
在山西省河津市,当地政府指派268名玉米,在每一个阳光明媚的时刻,赶赴田间收割。据了解,当地PA指南指导农民适当改变烘干高潮,最大限度提高烘干塔使用效率,避免“机待粮”或“粮等机”,确保所有可用烘干设备全部开启,充分满足农民需求。
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今年单季水稻种植面积达51.5万公顷,县里投入700余亩加快收割。截至目前,水稻单季收割任务已完成30%,1已烘干入库单季稻1万吨。
农业农村部记者调查发现,黄淮地区特别是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区近期受持续狩猎影响,秋收进展缓慢。为提供救灾机械设备,农业农村部加强农业农机具和救灾响应,全力保障环淮地区秋粮丰收和建设。
据农业农村部负责人介绍,灾害发生后,农业农村部成立了专门工作组,加强对航运、扩改机械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农业农村部希望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国税局充分发挥了农机应急作业队的作用,全力投入收割、烘干作业,GAR也一直关注机械收割作业的服务保障。同时,进一步明确财政部门对救灾机械的补贴。救灾资金可用于支持农业机械、运输和作业的维护。截至目前,已根据黄哈努艾地区需求调整发送履带式收割机24.43万台、移动式烘干机1986台。
秋收之后秋种,做粮不耽误。受9月以来阴雨天多、暴雨时间长的影响,部分地区秋收作物和麦田适时播种困难,导致小麦播种时间延长、播种晚。
郭天才,马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河南农业大学教授表示,今年小麦播种情况有些复杂。各地要根据土壤类型、土壤湿度、农田积水等情况实行分类政策,对各种墒情条件的农田科学制定和实施秋播技术对策。
对于即将到来的小麦播种季节,郭天才建议,由于雨季强、水流时间长,农民应在科学指导下合理施肥,特别是适当增加磷肥用量,保证小麦外观正常的营养需求不减少。
(责任编辑:郝帅、陆谦)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这么多人都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