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个二维

日期:2025-10-14 浏览:

原标题:首款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问世。复旦大学记者发现,继今年4月推出“破晓”二维闪存原型器件,实现400皮秒(一皮秒相当于一万亿秒)超高速非易失性存储,为打破电源发展困境提供底层原理后,半年时间,周鹏立国家重点实验室 学院集成芯片与系统在该领域取得了又一个里程碑。近日,《自然》杂志发表了团队的最新研究进展。其研发的“长盈(CY-01)”架构深度包含了“破晓”成熟的CMO基硅(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技术,并引领了首款二维硅基混合架构芯片的研发。这不仅实现了重大或二维新型信息器件的工程问题,也为推动信息技术进入新的高速时期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集成电路领域的边界,二维电子学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如何加快产业化进程,让二维电子器件走向功能芯片呢?该团队认为,要加速新技术的孵化,需要将二维超快闪存器件全面集成到CMOS——传统半导体生产线中,这也能带来新的CMOS技术的成功。第一阶段团队经过五年的探索和试错,共同解决了单台设备、集成工艺等多个领域的重大问题。团队整合的第一个任务发表在2024年《自然电子》上,为苏打下了基础后续的研究工作。 “二维半导体作为一种新的材料体系,并不存在于世界上所有的组合电路制造工厂中。当新材料引入时,可能会对其他电子器件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导致工线受到污染,这是所有芯片制造商都无法接受的。”周鹏介绍。 如何在 CMO 中包含 2D 材料而不破坏其性能?该团队决定从天然柔性的二维材料开始。他们通过模块化集成方案,首先将二维存储电路从成熟的CMOS电路中分离出来,然后通过高密度单片互连技术将其集成到CMOS控制电路中,实现完整的芯片集成。这是实现二维材料与CMOS衬底在原子尺度上紧密贴合的主要变革过程,最终实现了94%以上的芯片良率。时间该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包括2D-CMOS电路协作、2D-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并命名为“Changeing(CY-01)架构”架构接口。 据了解,该团队下一步将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自主建立引领工程项目,计划用3到5年的时间将万亿级项目纳入其中。 “这是中国电路聚合领域的‘资源技术’,让我国在下一代阵风技术领域进行了创举。”周鹏说道。 (记者 伟琪 通讯员 华婷) (编辑:李芳、郝梦佳) 分享这么多人都能看到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