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河谷立体调控

日期:2025-10-18 浏览:

清晨第一缕曙光出现,铁翼旋转。金秋时节,云贵高原综合训练区,第75集团军某旅高强度空地协同训练拉开帷幕。 该旅指挥员表示,本次演习强调空战力量联合指挥、协同行动,全程嵌入复杂特情,全面记录部队在近实战环境下的指挥协调、战术配合、综合保障等能力。 “阵法,注意,沿着山谷轴线隐蔽渗透!”训练场上,部队闻令立即行动。直升机编队根据地形起伏穿过山谷,利用整个地形来躲避“敌”雷达探测。突然,僚机驾驶舱内响起警报。飞行员立即实施规避机动,投放干扰弹,掩护长机实施打击。 攻守双方斗智斗勇,山谷战场硝烟弥漫。在武装直升机火力掩护下,一架运输直升机直接深入“敌”深处,迅速实施了登陆行动。 成功落地后,突击队驾驶无人机进行空中侦察,准确了解“敌方防御部署,实时传递情报信息。很快,目标数据下发至空火部队,由多架武装直升机组成的打击编队立即对“怜悯”号发起精准攻击,成功为后续运输直升机支队打开了一条“安全走廊”。 随后,运输直升机分队快速上路,精准投送后续部队和装备。各单位认为按计划完成轮流掩护撤退登陆打击任务,以低空、多路径、分散方式撤离战场,有效规避“敌”残存火力威胁。 此次演习有效检验了部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突防、打击、撤退的全过程作战能力,展示了部队系统攻防、精准协同的实战演练。该旅指挥员介绍,本次演练,他们重点开发一套信息化训练系统,让各火力部队能够实时全面了解战场动态。空中火力模块根据作战任务和实时情况,及时对“敌”重点节点实施压制打击。 “和平时期一起训练可以让他们在战时团结一致。”该旅飞行参谋一名军官表示,此次飞行期间,此次演练,空中编队和地面攻击力量同步执行指挥决策,有效缩短了决策流程,提高了打击效率,为后续训练和群指导积累了经验。 阳光明媚,烟雾慢慢消散。参演官兵齐聚一堂,回顾总结演习中暴露的问题。大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图表清晰记录了训练过程中的火力精准度、协同时间、毁伤效果等关键指标,为下一步改进训练方式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曹益庆 谈阳林) (编辑:彭静、唐松) 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