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车克猛)今年10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印发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的相关要求,平台平台将首次向税务部门正式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和收入信息。税务部门记者了解到,在平台内广大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支持和配合下,各平台落实“规范”工作普遍积极,部分龙头平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提高了涉税信息报送的顺利进度、准确性和真实性,促进了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截至目前,已有4100多家境内外平台提交了相关涉税信息为今后定期报送涉税信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发现,截至10月15日,已有6654家境内外平台提交了基本信息。平台内经营者、从业人员涉税信息报告平台达4100多个,占报告平台总数的60%以上。自10月初以来,许多领先平台已开始报告涉税信息。国家税务总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目前报送的涉税信息来看,各平台通常都能按照《规定》的要求报送。特别是一些国内外领先平台积极提高报送数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发挥了带头作用。
阿科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司和科技发展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规定,各平台企业需在10月31日前完成上述涉税信息首次报送。对于尚未报送的平台企业,税务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培训、指导和提醒力度,为涉税信息报送提供安全可靠的渠道和便捷高效的服务,严格执行《涉税信息报送管理办法》。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有效保障数据安全。
“目前,初报截止日期还有不到半个月。”吉林财经大学税务学院院长张伟说。
记者从采访中获悉,部分平台存在非法交易行为。h 在平台所在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试图将个人工资等收入折算为自营职业收入,欺骗相关规定,少缴或不缴税款。一些平台或中介机构甚至怂恿平台内经营者和员工通过分割收入、境外注册等方式改变身份、隐藏收入逃避监管,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涉税申报秩序。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石正文表示,目前有多个灵活就业平台帮助自然人登记为个体工商户,将其大笔工资、劳务费等收入转为经营收入,违反了核准征收政策的适用。这种将收入性质转换为交流的类型以少缴税为目的的行为是违法的。 《规定》配套公告明确,通过为平台经营者、从业人员批量注册、更改店铺唯一识别码等违反规定的方式引导、帮助平台经营者、从业人员改变收入性质或者分割收入,是严重违法行为。
“境外互联网平台为境内经营者提供营利性服务的,还要求按照规定向税务机关报送相关涉税信息。《规范互联网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行政处罚事项》,详细规定了对违法互联网平台的处罚措施,建议互联网平台企业认真履行相关法律义务,避免因违法行为受到处罚。”施正文表示。
税务部门重新认为依法纳税是税务部门的法定职责,如实申报是纳税人的法定义务。对分割收入、改变收入性质、改变主体身份等违法行为将予以追究。税务部门将配合有关部门,不断完善平台经济常态化管理制度,依法查处各类违反《规定》的行为,促进平台经济持续规范健康发展,促进线上线下公平竞争,更好服务全国统一市场建设。
(编辑:郝帅、高雷)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