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通过供热、算力等基础设施改造支持节能减碳。 10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中央预算内节能减碳专项投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旨在加强和规范中央预算内节能减碳专项投资管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根据《管理办法》,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项目立足于推动实施“软建设”,建立健全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长效机制。
陈晓华 中国移动教育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与数据元素专委会主任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软建设”的主体部分是“重构和轻管理”,从而形成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内生动力。 《管理建议》强调实施“软建设”,体现了从只注重项目硬件投入向长效机制建设的深度转变。总体而言,此次出台的《管理办法》旨在提高政策实施的监管和透明度,为绿色低碳投资积累可复制、可持续的管理经验。
《管理办法》明确,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协调支持各地节能减碳项目建设,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结合区域节能减碳目标,适当倾斜经济发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从支持范围来看,《管理办法》支持重点行业节能减碳、煤炭消费清洁替代、循环经济助力减少碳排放、低碳零碳负碳示范、碳达峰和碳中和基础能力建设等项目。
《管理办法》中明确的“MRA方向”是基于现实和战略考量,对我国碳排放结构、能源结构,而低碳和零碳负示范项目则着眼于前沿技术、培育未来竞争力。
在重点行业节能减碳项目中,《管理办法》中,除了支持节能减碳n 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机械等重点行业,具体指出“支持以节能煤改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为载体普遍拓展、规模化”。
陈晓华认为,支持计算基础设施节能减碳转型是必要的、向前推进的。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的能耗将不断增加,提高其能源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该领域的减碳减排,将直接推动液冷、智能AI、能源传输等绿色技术的应用,促进绿色电力的消费,从而将数字产业的绿色基础与提高环境合规性和我国数字经济的主要竞争力结合起来。国际市场。
(编辑:杨曦、陈健)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到